专业媒体整合营销与传播服务商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hina Media Group ( CCTV)

冬至的典故和民间习俗

发布时间:2023-12-27

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那我们在冬至,又有什么典故和习俗呢?

冬至玩九九消寒图

冬至我们可以画一篇“九九消寒图”。相传故宫养心殿燕禧堂的隔扇上,挂着一幅九九消寒图。图上九个字每字都是九画。从冬至开始,每天描画一笔,每写完一字便过了一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春暖花开,马上就要“耕牛遍地走”了。道光皇帝也曾亲书这九个双钩空心字,赐予大臣,让大臣们逐日描红。

九九消寒图还有梅花图,每个梅花九瓣,一共九朵,每天描红一个花瓣,九九之后一幅红梅图就画成了。如果在闺房中,女孩子每天拿胭脂点个花瓣,立春以后,一幅漂亮的胭脂梅花图就问世了,也是很文艺呢!

01

冬至看三候

冬至看麋鹿。一个节气十五日,一候五日,所以一节是三候。冬至三候为: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这个麋角解,还有个乾隆做研究的故事呢。

乾隆皇帝在冬至前后产生了一个疑问。他曾经在《礼记·月令》读过仲冬之月“麋角解”的记载。可是他自己观察到的鹿和麋都是夏天脱角,所以乾隆皇帝推测,这种冬天换角的“麋”,会不会是北京南郊皇家猎苑里饲养的“麈”。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他吩咐人去察看。果然,差去的人从猎苑里捡回了一只麋鹿角,禀报说:“南苑里的鹿正在掉角。有的一对角全掉了,有的才刚脱落一只角。乾隆皇帝听了,不禁感叹:“天下之理不易穷,而物不易格,有如是乎!”乾隆皇帝经过考证,确信古人的观察是正确的,只是乾隆年间将梅花鹿称作麋,麈则指体形较大的鹿。随后,乾隆皇帝专门为此事撰写了《麋角解说》,并命人刻在这只脱落的麋鹿角上。由此也就有了麋鹿苑的镇馆之宝——乾隆鹿角“麋角解说”。

麋与鹿同科,阴阳却不同。鹿,属阳,它长的角支伸向前方。麋,属阴,它的角支是伸向身体的后方的。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阳气渐生而解角,进入了一个新的循环。麋鹿是鹿科当中唯一一个冬至解角的,我们的祖先认为这是顺应天时,因此为祥瑞之物。传说中的灵兽麒麟就是以麋鹿为原形的。

02

冬至吃什么?

冬至当然是吃饺子。俗话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饺子,传说就是因为冻耳朵才发明出来的。

东汉末年,各地灾害严重,很多人身患疾病。正是医圣张仲景生活的年代。张仲景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有一年冬至很冷,张仲景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心里非常难受。于是用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做馅,用面皮做成耳朵状的“娇耳”,煮熟后分给老百姓。人们吃下这碗祛寒娇耳汤后浑身发热,气血通畅,病也好转了。后来,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功绩。 

冬天是“进补”的最佳时期。人们在此时应选用一些温热、滋补、营养的物品来食用,使身体得到滋养和补益。但要注意进补并非只是吃大量的滋补品就可以了,而是要因人而异,辨症施膳。

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也是人体阳气萌生的时节。冬至补阳,最好的补品当然是太阳。多晒后背,以䃼阳气;也要学会“藏”,藏好阳气和肾精,不宜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可以做做艾灸,以激发阳气。这样来年春天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0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