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老级Synthpop以及New Wave乐队——Depeche Mode的《Enjoy the Silence》出自被无数人奉为“满分神作”的专辑《Violator》。作为历史上最早使用合成器、最早尝试采样技术的电音先驱之一,Depeche Mode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专业素质也是绝对的过硬。
今天已经年初六了,翻翻手里的假期余额,此时猫猫演我......!
假期不够,多(发)巴(大)胺(疯)来凑。音乐是最好的情绪传送门,从古至今,那些被尊上“神坛”的anthem,都有那种让人一秒忘忧的神奇功效。
话不多说,一份歌单送给大家,我戴耳机先疯为敬了。
Depeche Mode - Enjoy the Silence
乐队巅峰时期的四位成员各有分工,一个是编曲和制作天才、一个是词曲创作能手、一个是唱跳俱佳的高颜值主唱,还有一个是插科打诨的气氛组组长——可以说,要论均衡发展、面面俱到,没有一个流行电音乐团能和Depeche Mode相比。《Enjoy the Silence》这首歌,虽然歌名听起来像是i人的心声,但它的编曲气场全开,征服了当年欧洲和北美的各大舞曲榜单,被许多人认为是他们的终极代表作。
Faithless - Insomnia
《Insomnia》是电音史上不能不提的一首爆款单曲。它问世于1995年,当时不仅在英国、美国、芬兰等许多个国家的舞曲榜上抢占了头把交椅,即便在27年后的今天,魅力也丝毫不减,目前在外国视频网站上的播放量已经破亿了。
Faithless乐队制作人Maxi Jazz像吟诗一样,述说着“一名夜猫子的酸甜苦辣”,道出了很多昼伏夜出的电音爱好者的心声。
Daft Punk - Around the World
90年代中期,欧洲的电音场景中浮现出了一支特别的力量——来自法国的一批电子音乐人,从七八十年代的灵魂乐和Disco歌曲里挖掘到了宝藏,通过采样把它们糅到了House舞曲中,再经过各种效果的点化,就形成了独特的法式house舞曲。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就是Daft Punk。
有种说法认为,Daft Punk对于French House来说,既是奠基人也是终结者,原因就在于他们作品里那种浓郁的未来美学,对于French House这样以复古为灵魂的曲风来说,好像已经超前了很多。明明在1997年还扛着怀旧大旗的Daft Punk,2000年一过,就已经进化成了未来战士了。
Benny Benassi - Satisfaction
也是在2000年左右,主流电音届出了一个特别的人物,他是意大利半岛上最著名的制作人之一,也是把Electro House推向世界舞台的开山祖师,名字叫做Benny Benassi。他的职业生涯差不多算是“出道即巅峰”,那首在2002年发布的《Satisfaction》既是他的第一首个人单曲,也是最成功的一首,当年红遍了欧洲和北美的大街小巷。只要是有音乐的地方,就一定响彻着《Satisfaction》的经典Bassline。
在这首歌之后,Benny叔叔也还是一直保持着活跃,但是很可惜,后来的作品都没有达到同样的高度。原因并不在于Benny骄傲了不肯努力,实在是因为起点太高,一不小心就创下了连自己都难以复制的经典。
Tiësto - Adagio for Strings
说到Dance Anthem,恐怕没有哪一首曲子会比《Adagio for Strings》更名副其实。2004年的时候,事业如日中天的Trance先驱——Tiësto 带着这首歌,踏上了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的舞台,成为了有史以来第一位在奥运会开幕式上打碟的舞曲DJ。
这首曲子的原版是美国浪漫主义作曲家塞缪尔·巴伯创作的《弦乐柔板》,但在铁叔的手中变成了一首气势直冲云霄的uplifting trance,为入场的各国运动员呐喊助威。
The Chemical Brothers - Galvanize
来自The Chemical Brothers的《Galvanize》当年曾在各大舞曲榜单上一骑绝尘,是化学兄弟最成功的一首歌。
作为一首融合了Hip Hop和Breakbeat风格的作品,《Galvanize》从里到外都透着一种明快的少年气,再加上正能量满满的歌词,简直就像是挥汗如雨过后的第一杯凉白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