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媒体整合营销与传播服务商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hina Media Group ( CCTV)

首夏犹清和,放草亦未歇 中医养生

发布时间:2024-05-26

立夏,作为中国传统节气之一,不仅标志着春天的离去和夏天的到来,更蕴含着深厚的自然规律和生命哲理。立夏之际,大地从春日的生机勃勃逐渐转向夏日的热烈奔放,阳气日渐旺盛,而阴气则逐渐消退。这种自然的阴阳转换,同样影响着人体的内在平衡。

在立夏时节,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人体内的“心火”也开始旺盛起来,这是指人体内的阳气在心脏部位表现得尤为活跃。然而,与此同时,由于阳气的上升,相对的“肾水”就显得有些亏缺,即肾脏所主的阴液可能不足以平衡心火的旺盛。这种心火过旺而肾水不足的状态,容易导致人体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如心烦意乱、失眠多梦、口干舌燥等。

那么,在这个时节,我们该如何养生保健,调理身体呢?

立夏天气一热人就烦躁,是不是和心火旺有关系呢?

立夏过后,温度会逐渐攀升,人们就会觉得烦躁上火,食欲也会有所下降。在中医理论中,夏季与心相应,心主血脉,主宰人的精神活动。当夏季气温升高,尤其是立夏之后,天气逐渐变热,人体的阳气也会逐渐旺盛,容易导致心火旺盛。心火旺盛时,人们容易感到心烦意乱、烦躁不安,甚至出现失眠、多梦等症状。

立夏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立夏养生首先我们就要要早睡早起。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立夏养生要注意早睡早起,重视“静养”,避免运动过后大汗淋漓,“汗”出伤阳,在饮食调养方面,宜采取“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饮食宜清淡,多吃水果、蔬菜、粗粮。在运动方面我们可以选择放风筝,放风筝的过程中既可以在保证不会过量运动的同时让我们身心放松,还可以让我们平日里常常操劳的颈椎得到放松。

SUMMER

节气-立夏

夏天天热,所以不能拱火,但为什么也不能使劲儿“泻火、祛火”呢?

01

《黄帝内经》中讲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是中医“因时制宜”的重要养生原则。夏天易上火,怎么还要助阳护阳?这是因为春之温夏之暑,均会耗气伤阴。入夏炎热,活动后常流汗增多、阳气随之损失,故需固护体内阳气,使之保持充沛,这是中医养生“以从其根”的特点。

中医称“夏通心”“汗为心液”,心为阳脏,立夏时节养心护阳是保健要点。外界平均气温在22~23℃以上时,适合穿着短袖,贴身衣物宜选透气散热、吸汗排湿性能好的麻、丝、棉织品。凡耗损阳气及阻碍阳气畅达的情况皆应避免,如过量运动或体劳、房劳,高度精神紧张及过度费心劳神等。尤其是老年人,更宜保持心平气和,切勿大悲大喜,避免伤神伤身。年轻人在出汗后直接冷水冲淋头顶和后背或大量饮用冰镇饮料,均有损健康,都应避免。

针对夏季养心食物最好的食疗就是莲子,而且这也是一种时令养生的最佳饮食措施。夏季虽然适合养心,但此时心脏最脆弱,暑热逼人容易烦躁伤心,易伤心血。莲子心的味道虽然比较苦,但可以清心火,是养心安神的佳品,亦可壮肠胃。一到夏天会出现一种症状叫“苦夏”。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02

夏天,心烦气躁,食欲减退,吃不下又睡不好,挥汗如雨,烦躁、疲乏无力,甚至头晕、胸闷,中医讲是“暑伤气津”,民间则说是“苦夏”

苦夏指的是由于夏季气温过高,就会出现食欲不振、身体乏力等症状。

首先,从中医的角度看,“苦夏”可能与暑湿之气外侵,困阻脾胃,或暑热耗伤正气,脾失健运有关。夏季天暑下迫,地湿上蒸,体内湿热过重,脾胃、心肺一时无法适应、调整,就容易出现苦夏的症状。

气阴两亏型。大多为神疲倦怠,乏力嗜睡,眩晕多汗,心烦口渴,纳呆体瘦。我们从舌象上看的话,其舌胖有齿痕、苔薄、脉细弱。我们需要清暑养阴,可以用清暑汤加五味子、白芍等。来调理

清暑汤出自《脾胃论》,方剂由人参、黄芪、甘草、当归、麦冬、五味子、青皮、陈皮、神曲、黄柏、葛根、苍术、白术、升麻、泽泻组成。用时与生姜、大枣同煎,可清暑健脾

还有暑湿困脾型。症状为神疲倦怠,乏力嗜睡、脘闷纳少,口淡恶心,便溏,苔腻,脉濡。这种情况需要清暑化湿,我们可以用藿朴夏苓汤合六一散来治疗。

《藿朴夏苓汤》出自《医原》能宣通气机,燥湿利水,方中藿香具有抗病毒、助消化、解痉、镇痛、{镇吐、抑制胃肠推进运动、促进胃肠功能正常化、抑制锌异常所致的肠道损害等作用;查仁、白蔻仁等具有平喘、镇咳、化痰等半夏、功能;厚朴、半夏、蔻仁等还有助消化作用;茯苓、泽泻、猪苓、苡仁等具有较强的利尿作用;淡豆豉具有降温作用。全方用药照顾到了上、中、下三焦,以燥湿芳化为主,开宣肺气淡渗利湿为辅,与《三仁汤》结构略同,而利湿作用过之

03

中国交通广播是由交通运输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及京津冀湘鄂五省交通管理部门联合打造的国家级交通广播,是唯一一个国家交通广播。截至目前,中国交通广播完成升级改版,打造出了全新的融 媒体平台,节目覆盖 26 个省 66 个地级以上城市,是国家应急广播体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部分覆盖城市及频率:中国交通广播北京、天津、张家口(冬 奥会区域)FM 99.6、河北省全域 FM 101.2 、上海市 FM 95.5、内 蒙古呼和浩特 FM 100.6、陕西西安 FM 103.5、甘肃兰州 FM 91.7、 宁夏银川 FM 101.9、湖北武汉 FM 94.8、河南郑州 FM 104.7、黑龙 江哈尔滨 FM 101.4、新疆乌鲁木齐 FM 91.7、贵州贵阳市 FM88.3 等。中国交通广播是在融媒体时代诞生的新型广播。除传统调频之外,频率通过学习强国 APP、云听 FM 等音频新媒体覆盖全国,直播 同步收听人数过千万,长期位居国家级电台前列。精致化单一优质节目点播过15亿;微博粉丝超 540 万,是新浪微博最具服务力媒体获 奖单位;新闻影响力长期位居搜狗排名全国媒体前十名。

交广互联文化传媒是以媒体整合营销与传播服务商,专注于广播广告代理、媒体推广、广播广告制作、整合营销等业务。我们拥有强大的媒体资源和专业团队,为客户提供整体的策划、包装、定位、销售、推广方案,拥有丰富的广告创意及制作经验。我们以挚诚的合作精神、轻松的文化氛围、敬业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媒体经验,在传媒领域里拥有良好的信誉度和认知度。我们拥有在广播领域从业时间超过十年的稳定团队,能够提供策略制定、创意文案、广告制作、及效果评估等一站式广播广告服务。

央广播电视总台(总台广播)中国交通广播广告服务中心电话:010-656626991360123451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