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媒体整合营销与传播服务商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hina Media Group ( CCTV)

名医故事——京城四大名医

发布时间:2024-05-29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交通广播

中国交通广播 广告服务电话:010-65662699, 24小时:13601234519

二十世纪初,我国出现了享誉京城的四大名医,他们是施今墨、萧龙友、孔伯华、汪逢春。这四位医生不仅医术高超、医德高尚,更是见证了整个20世纪中医的发展历程。

01

【为什么萧龙友被称为“京城四大名医”之首呢?】

02

萧龙友出生于1870年,在“京城四大名医”中年龄最大。萧家五代定居四川,诗书传家。1892年,川中霍乱流行,成都日死八千人,街头一片凄凉,百姓惶惶不安,很多医生因惧怕传染,不敢医治病人。萧龙友等中医大家在探讨医术而此时的萧龙友年仅22岁,挺身而出,跟随一位大夫到病人那里巡诊,了解当地病情,用中药对症下药,挽救了很多人的性命,控制了疫情的蔓延。从此,萧龙友便与中医结下了不解之缘。萧龙友27岁时考中了拔贡,于是来到京城,曾担任八旗教习。此时正值八国联军攻破北京,萧龙友曾被迫给洋人背粮,又曾在琉璃厂以卖字度日,后调离京城。1914年又奉调入京,多年的仕途生活,让萧龙友颇感无奈,人虽在官场,心却志在医学。1928年,国民政府南迁后,萧龙友毅然弃官,正式开始行医生活,名声被广为流传。他用医术捍卫中医地位

辛亥革命之后,萧龙友曾历任财政、农商两部秘书、财政部经济调查局参事等职。到1928年,萧龙友深感于数十年宦海浮沉,无济国事,遂生隐退医林之念,不久即弃官行医,结束了自己的仕途生涯。萧龙友成为一代名医,既无家传,又无师承,完全靠自学成才。幼年时的萧龙友就对医药很感兴趣,族中有人开了一家中药铺,他有空时常去识药。在成都尊经书院学习期间,他也抽空阅读中医书籍,每有心得即作笔记,日久后竟“积稿盈尺”。他致力于发展中医教育事业,自筹资金创办了“北平国医学院”,培育了众多中医后继人才。他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中医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他还撰写了多部医学著作,传承和发扬了中医文化。

【孔伯华医生的养生保健理念我们还能学习吗?】

 孔伯华作为一位著名的中医大师,他的养生保健理念确实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他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注重饮食调养、精神养生和起居调适等方面的保健措施。这些理念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往往容易忽视自己的身体健康,而孔伯华的养生保健理念正是提醒人们要注重身心健康的重要思想。例如,他提倡的“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等观念,都是现代人需要认真学习和践行的健康生活方式。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迁,我们也需要对孔伯华的养生保健理念进行现代化的诠释和创新。比如,在现代医学的基础上结合传统中医理论,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保健方法;同时,也要注重个人差异和文化背景的不同,避免生搬硬套或盲目模仿。总之,孔伯华的养生保健理念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生活环境,有选择地吸收和应用其中的精髓部分,以促进自身健康和全面发展。

【为什么汪逢春先生要用“鲜药”呢?】

汪逢春医生在中医领域以其独特的用药方法和深厚的医学造诣著称,他特别善于使用“鲜药”。关于“鲜药”的使用,与“陈药”如陈皮、陈半夏等有所不同,这主要是因为鲜药具有其独特的药效和特性。

首先,鲜药是指采摘后及时使用的药材,其药效比较强,作用比较快。因为鲜药中的植物精汁丰富,芳香气全,所以能够迅速发挥药效。汪逢春医生临床善用鲜药,尤其在治疗暑湿及温病时,他认为鲜药具有化浊之力强、芳香之气浓等特点,能够更好地针对病情进行治疗。

其次,鲜药在烹饪和食用方面也有其独特的价值。它们不仅可以用于煎汤内服,也可以捣成药丸服用,甚至还可以外用。鲜药还可以用于烹饪食材,如鲜藕、冬瓜、茄子等,为日常饮食增添营养和药效。

最后,关于“陈药”如陈皮、陈半夏等,它们虽然也有其独特的药效和用途,但与鲜药的药效和特性有所不同。这些药材经过长时间的陈化,药性更加温和,适用于治疗一些需要缓慢调理的疾病。而鲜药则因其药效强烈、作用迅速,更适用于治疗一些急性或病情较重的疾病。

综上所述,汪逢春医生善于使用鲜药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鲜药具有药效强、作用快的特点,能够更好地针对病情进行治疗。同时,鲜药在烹饪和食用方面也有其独特的价值。

汪逢春(公元1884-1949),  擅长治疗时令病及胃肠病,  对于湿温病多所阐发,启迪后学。汪先生严格要求学生,虽已考取执照,有的仍不许其挂牌开业,需要再现察一段时间,并嘱其小心从事,遇有疑难多向别人请教,千万不可粗心大意。

定期指导学生,讨论病例,不分中西。在西河沿行医时,每逢月之初一、十五则停诊,讨论病例。凡遇疑难大症,有时也邀著名西医刘士豪、方石珊、汪国桢一起讨论研究,学生们恭听记录。汪先生很能接受新事物,平时妇科会诊常请林巧稚、田凤鸾,皮科请赵炳南,他常说不能抱残守缺,孤陋寡闻。

汪逢春生于江苏省一家书香门第,因一生中有幸遇见两位中医名师,为他成为一代名医,提供了有利的契机。第一位中医师傅,是苏州名医艾步蟾。艾家与汪家是世交,艾步蟾见这位6岁就接受塾师启蒙教育的汪家六少爷天资高、悟性强,一心想收他为徒。汪逢春12岁时,艾步蟾正式收他为徒。从此,汪逢春跟着艾步蟾学起了岐黄之术,他的天分在学习中医上也充分表现出来。1937年汪逢春先生在上海汪逢春22岁北上进京,在北京,他又遇到第二位老师——京城名医力钧(字轩举),并为轩举先生所垂青,成为轩举先生的入室弟子。力轩举是光绪八年的举人,是学贯中西、经历丰富、见多识广、汇通中西医学的一代名医,早年曾先后拜刘幼轩和林亦莱先生为师,他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很快成为通达医理者,为当时的中国医学界所瞩目。曾因为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诊病赏加四品卿衔,声名大震。

中国交通广播是由交通运输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及京津冀湘鄂五省交通管理部门联合打造的国家级交通广播,是唯一一个国家交通广播。截至目前,中国交通广播完成升级改版,打造出了全新的融 媒体平台,节目覆盖 26 个省 66 个地级以上城市,是国家应急广播体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部分覆盖城市及频率:中国交通广播北京、天津、张家口(冬 奥会区域)FM 99.6、河北省全域 FM 101.2 、上海市 FM 95.5、内 蒙古呼和浩特 FM 100.6、陕西西安 FM 103.5、甘肃兰州 FM 91.7、 宁夏银川 FM 101.9、湖北武汉 FM 94.8、河南郑州 FM 104.7、黑龙 江哈尔滨 FM 101.4、新疆乌鲁木齐 FM 91.7、贵州贵阳市 FM88.3 等。中国交通广播是在融媒体时代诞生的新型广播。除传统调频之外,频率通过学习强国 APP、云听 FM 等音频新媒体覆盖全国,直播 同步收听人数过千万,长期位居国家级电台前列。精致化单一优质节目点播过15亿;微博粉丝超 540 万,是新浪微博最具服务力媒体获 奖单位;新闻影响力长期位居搜狗排名全国媒体前十名。

交广互联文化传媒是以媒体整合营销与传播服务商,专注于广播广告代理、媒体推广、广播广告制作、整合营销等业务。我们拥有强大的媒体资源和专业团队,为客户提供整体的策划、包装、定位、销售、推广方案,拥有丰富的广告创意及制作经验。我们以挚诚的合作精神、轻松的文化氛围、敬业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媒体经验,在传媒领域里拥有良好的信誉度和认知度。我们拥有在广播领域从业时间超过十年的稳定团队,能够提供策略制定、创意文案、广告制作、及效果评估等一站式广播广告服务。

央广播电视总台(总台广播)中国交通广播广告服务中心电话:010-6566269913601234519

返回顶部